经常有读者问到关于工作选择的问题,似乎很多人都在为到底要不要离开一个不喜欢的行业,进入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而踌躇。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离开往往意味着重新开始,甚至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爱好;
而继续安于现状,又难免会不甘心。
有次回复一个读者后,她很诧异地问我:你的意思是,你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有时候在一些人看来自然而然的选择,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是难以理解的决定。
前不久流行过一句话: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把爱好变成工作,把爱人讨作老婆。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之中,热情和新鲜感被消耗殆尽,婚姻成为了爱情的坟墓;工作也成了爱好的坟墓;本来的兴趣和憧憬都可能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但是,我很想问问认同这句话的人:难道这仅有的一生,要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与一个不爱的人结婚吗?
——我认为这是没有勇气、也对自己没有清晰认识的表现。
消耗VS产出
真正解决「要不要把爱好变成工作」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情:你的爱好是什么?
在自我介绍和写求职简历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要提一下自己的爱好。最常见的有:读书、音乐、绘画、运动、旅行等。
爱好,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喜欢做的事情。我们经常会根据爱好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以及是否合群。
今天我们尝试另一种区分方法:消耗型和产出型。简单一点说,你的爱好是在自己享受,还是在为他人创造价值?
任何爱好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这基础之上,有没有进行创造是区分的关键。
对于大部分人旅行是一种享受,消耗了时间和金钱;
看剧听音乐也是享受,消耗了时间;
读书是输入,是享受,消磨了时间;
绘画虽然也消耗时间和金钱,但绘画的人享受绘画快乐的同时也有着产出。
喜欢做手工的人,享受着过程,但同时也有产出……
可以看出,虽然同样是爱好,但是产出型的爱好明显比消耗型的更容易变成工作。
消耗?产出
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你的爱好仅仅是享受和消耗,是没有办法变成工作的。你做的事情没有为他人创造价值,也就无法得到物质上的回报。而工作最基本的意义就在于换取酬劳。
所以,我们将爱好变成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爱好由消耗型变成产出型。
喜欢购物是对金钱的一种消耗,但是假如会花钱有品位,还勤于写文章做推荐就变成了产出;
读书也是一种消耗和输入,但是如果能够输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也是一种产出;
旅行是消耗,但是如果能写出有趣的游记或者头头是道的美食住宿体验就是对他人有价值的产出;
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剧、喜欢听音乐,是享受,是消耗;但是如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会写影评和乐评,就有了产出……
由简单的享受和消耗到可以输出有价值的观点和作品,是一种创造,当然有机会变成工作。
但是,爱追剧爱看电影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写影评剧评的人比较少?
买买买的人那么多,能够买成高手,还能向别人传授经验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旅行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看游记的人多,写游记的人少?
爱吃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会做美食还能拍出好看照片的美食博主比较少?
因为大部分人更愿意享受,而不愿意去做产出。创造是一种劳动,劳动就代表着辛苦。
确实有少部分的人可以在创造中得到快乐,但是大部分人可能需要在创作完成并得到认可之后才能感受到快乐,这是一种延迟的快乐。
而享受中的快乐,都是即刻获得的。
我们本能地不喜欢被延迟满足,或许很多人根本还没有体验到延迟满足就放弃了,然后得出了「爱好不能变成工作」的结论。
爱好?特长
而且,仅仅是能够产出还是无法成为可以「把爱好变成工作」的条件。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网上的游记里,高质量的游记比例其实比较低;
喜欢画画会画画的人不少,画得好的并没有那么多;
在网上写各类文章的人很多,但水平参差不齐……
创造和产出是辛苦的,而高质量的产出更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去积累和锤炼。
根据一万小时理论,要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需要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这过程当然不可能完全都是快乐的,枯燥、重复,才是主旋律。
其实工作起来也是一样。就像开头所说的,工作中的重复甚至是妥协,还有一些枯燥的事务性的部分,都容易将喜好消耗殆尽。但是任何工作想要做好都需要应对枯燥乏味重复甚至是需要妥协的部分。
如果因此放弃或者懈怠,那不管现在做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做的,都是没有办法精进的。
而且,假如兴趣、喜爱都不足以,那要靠什么支撑自己去应对处理这不满意的部分?
有能力把爱好变成特长,能够保持高质量和高频度的产出,是把爱好变成工作至关重要的一步。
特长?市场
即使你的爱好也是你的特长,也还需要分析一下:你的特长是否有市场需求?
判断方法很简单:你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特长养活自己?如果不能,可以暂时把它当作业余爱好。
爱好毕竟是一件哪怕没有回报也自愿去做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等待时机的到来,或者自己去创造机会。
有很多人利用下班时间凭着爱好去做副业,一开始是没有收入,甚至还需要自己投入资金的,但是后来收入开始超过正职,就把工作辞掉,副业变主业了。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也比较常见的路。
也有人看准机会,忍受着较低的薪资,尽快进入,快速成长。
但也有很多人,他所谓的爱好,只是自以为爱好,从来没有为这爱好付出过什么。所以无从得知其中的乐趣和艰辛。当这种人说不要把爱好变成工作时,我唯有赞同。
写到这里,我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爱好变成工作。因为很多人的爱好从根本上说其实是享受、是消耗。从这个起点开始,到可以高质量高频度地产出对别人有价值的产品,实在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到底要不要把爱好变成工作」,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你的爱好只是繁忙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享受,那自然是不合适的;但如果你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么可以试试按照我说的思路分析一下,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那些能够把爱好变成工作的人,必然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对自我清晰的认识,以及勇气和能力。
除了开头那句话,别忘了还有一句话:找一份喜欢的工作,从上班到下班都是开心的;找一个喜欢的人,从下班到第二天起床上班都是幸福的。
当然,信哪句随你喽~